发布者:飞行学院
发布时间:
2021-07-17浏览次数:
361航空动态
民航局迅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做好民航防汛防台工作
胡振江: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筑牢防控屏障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一九四九两航起义》系列片在民航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解读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航空知识
波音707
航空教育
百年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航事业
航空人物
华凤翔
冯如
民航局迅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做好民航防汛防台工作
7月22日,民航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领导批示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民航防汛防台工作,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在外地专门提出要求,“民航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按照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继续高度关注暴雨汛情集中地区的民航运行动态,确保航班运行平稳安全,机场旅客能够及时疏散,不在机场聚集,做好真情服务、人文关怀。要尽力支持地方政府抗汛救灾工作,发挥民航应有的优势和作用。”民航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志毅主持会议,吕尔学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防汛关键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民航全行业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始终坚守安全底线,进一步压实防汛防台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各级领导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加强现场组织协调,确保民航运行安全平稳和防汛防台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做到有备无患。民航各运行单位要按照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和“问题隐患清零”的要求,迅速开展隐患排查。机场要全面强化防汛排水工作,及时开展各类防汛设施设备的加固维护,针对极端天气下的运行风险,做细做实应急预案。空管单位要加强与防汛、气象、水文部门的会商交流,及时掌握预警预报信息。航空公司要进一步落实各类极端天气的安全规定和风险防范措施,坚决防止超标准、超能力运行。中航信、中航油等服务保障单位要加强设施设备巡查,避免因系统故障和油料供应等原因影响民航生产运行秩序。三是保证运行顺畅,加强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各机场运管委的功能作用,切实落实“实行机场管理机构和空管部门一把手共同负责”的工作要求,当启动大面积延误机制时,要立即组织应急会商,研究制定运行保障、旅客服务等处置方案。运行监控中心要进一步发挥民航运行监督指导协调作用,加大指导机场运管委开展运行协调的力度。各运行服务单位要切实做好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服务工作,加强航班动态信息告知,及时帮助旅客调整行程安排,航班延误情况时积极协助办理退改签和食宿服务。机场要将航班延误处置工作纳入城市应急体系中,增强地面交通疏运能力,特别是大面积航班延误时尽快疏散旅客。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做好信息报送。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制度,认真执行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的敏锐性,确保信息渠道有效畅通。五是严格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民航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组织对辖区重点单位、重点环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建立清单,以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态度,切实堵塞安全漏洞。加强对运管委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对运管委及时启动会商和落实议定事项等履责情况加大检查力度,对配合不积极、协同不力的单位要责令整改,对由此而发生问题的单位要严肃处理。
(来源:中国民航网)
胡振江: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 慎终如始筑牢防控屏障
7月23日,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带队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督查疫情防控工作,针对近期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全球快速蔓延和国内个别地区疫情形势变化,胡振江强调要认真落实民航局对加强民航疫情防控工作的研究部署,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持续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严格执行到位,毫不松懈、慎终如始筑牢民航疫情防控屏障。
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胡振江认真查看了T3航站楼D区国际旅客保障流程图并听取相关汇报;在首都机场飞行区运行控制中心,通过监控视频查看了国际客运和货运航班进出港流程,随机抽取了部分航班并检查保障情况,询问了消杀、流调采样、安检、隔离转运等环节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他指出,要根据不同岗位工作环境,结合夏季防控特点,做好个人防护,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管控与健康监测。严格落实国际客运、货运航班“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的保障要求。
做好疫情防控,严格执行是关键。胡振江在首都机场国货航国际货站与BGS国际货站,实地查看货运防控工作,详细了解国际入境航班货舱、货物消杀程序,了解货站环境监测及货站员工个人防护、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并查看员工健康监测信息统计情况。他强调,要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健康检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对员工做好教育管理,将疫情防线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各单位要认真梳理“一线人员个人防护是否到位、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检查程序是否完善”等重点方面,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特别要将疫情防控措施的细节抓严抓实。
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D区东侧垃圾处置间,督查组实地查看了重点管控生活垃圾固定收集点、运送专用车并听取汇报,了解首都机场重点管控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无害化处理交接等流程。胡振江要求,要不断加强相关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做到无缝衔接、闭环管理,特别是要严格按照规定频次做好消杀工作。同时,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及环境监测工作。
督查组还查看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安检通道,了解消杀通风措施与近期布置的一线员工核酸检测落实情况;对国际进港货运航班消杀工作提出工作建议。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督查。
(来源:中国民航网)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7月20日,民航局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压茬推进各项冬奥航空运输保障筹备工作。民航局副局长、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领导小组组长吕尔学出席会议并讲话。
吕尔学表示,民航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围绕实现“确保安全、优质服务、进出顺畅”的冬奥航空运输保障目标,结合各自分工职责,发挥各自业务优势,主动谋篇布局、奋发有为,做到政治站位有高度、统筹谋划有深度、跟进落实有力度,前期筹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彰显了民航担当,成绩值得肯定。
吕尔学指出,各单位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分析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要认识到,当前重点任务落实呈有序推进态势,但部分工作仍显滞后;民航疫情防控精准高效,但要切实筑牢安全屏障;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但要防范风险发生连锁反应;民航系统内部运行顺畅,但要强化对外协同作战。各单位要保持攻坚态势,靶向发力,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基层一线实践创新,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坚决啃下制约冬奥航空运输保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务实推进各项工作。
吕尔学要求,在关键时期,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力冲刺、全面就绪、决战决胜”的工作安排,在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中作出民航贡献。一要始终坚守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冬奥会营造安全平稳的运行环境。二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的防控措施,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三要大力推进抵离信息系统、值机柜台前移、行李全流程跟踪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机场抵离保障流程,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四要坚持底线思维,持续强化风险防控,确保万无一失。
吕尔学最后强调,民航冬奥航空运输保障筹备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容不得精神懈怠,不允许旁观心态。各单位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自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冬奥会航空运输保障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领导小组于2019年4月成立,目前下设“一室十组”,各牵头单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稳步推进保障筹备工作。会上,民航局运输司通报了北京冬奥会航空运输保障工作总体进展及后续工作安排,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公安局及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等工作组牵头司局和首都机场集团、国航股份、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汇报了相关工作进展及后续工作计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国航股份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民航网)
《一九四九两航起义》系列片在民航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
7月14-16日,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策划推出的《一九四九两航起义》三集系列片在CCTV-4《国家记忆》栏目播出,民航各单位认真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收听收看。该系列片播出后,在民航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很受触动,倍感振奋。
许多干部职工对系列片的精彩讲述表示肯定。民航新疆管理局党委书记李继承说,气势恢宏的英雄壮举,划破苍穹的英姿豪气,昭示了一代代民航人一心向党、一心为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桑梓之情。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重温“两航起义”历史,对感知来时之路不易,明确未来宏图可期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党委书记顾晓红说,该片讲述了72年前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光辉历史,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惊心动魄的谍战细节、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每集信息量很大,情节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过去未曾见到的珍贵视频。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视精品!尤其是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制作、播出,更有意义!
很多干部职工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更加深刻理解了两航起义爱国主义精神。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刘锋说,两航起义的历史,为后人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民航人前赴后继、奋发图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从当年的土跑道、小飞机,发展到如今现代化的大机场、大飞机、智慧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全球第二,民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罗晓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理解把握民航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积极投身民航强国建设,是对两航起义爱国主义精神最好的诠释和继承。民航东北空管局局长王兵说,时光飞逝,新中国民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两航起义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两航起义人员的崇高敬意。民航局审计中心审计法规部、审计三部部长史建峰说,两航起义的历史为一代代民航人照亮了前行的路,宝贵的两航起义爱国主义精神已融入民航人的血脉,转化为奋力实现民航强国目标的磅礴力量。民航海南监管局空防处调研员张欧说,看了影片,深深地被两航起义英雄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报效家国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将不断提升立足岗位做奉献的职业素养。
不少干部职工表示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民航强国建设的信心决心。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长益说,两航起义的历史,为我们照亮着前行的道路。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的重要指示“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坚决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宗旨,以集团公司改制为契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继续发扬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民航总院高级工程师、民航优秀共产党员戴鹏说,两航起义为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物质和人才的支持,对新中国民航的影响意义深远。今天,我们将秉承前辈意志,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建好每一座机场,践行中国机场建设者的担当和使命。民航局信息中心党委办公室职员刘学良说,我对两航起义的历史过程和新中国民航的艰难起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新中国民航自诞生起便刻在骨子里的爱国基因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新中国民航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强烈的认同,对新时代民航强国的实现有了更坚定的信心。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经营管理学院辅导员肖祥生说,回望过去,“真的猛士”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勇担使命、艰苦奋斗。立足当下,今天的民航强国事业正昂首阔步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展望未来,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新时代民航青年应传两航起义薪火,扬当代民航精神,尽吾辈之所学,助力民航事业繁荣发展。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新入职公务员杨春蕾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民航公务员,要立足岗位,践行“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一当代民航精神,为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民航网)
解读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
日前,交通运输部以2021年第7号令颁布了《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有关民航单位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对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进行飞行校验是验证设备性能指标、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现行《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25号)自颁布施行以来,对于规范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设备运行保障和飞行校验技术的发展,《规则》中关于校验优先次序、校验周期、校验实施、校验结果管理等规定已不满足现实发展需要,特别是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逐步实施和通用航空业的迅猛发展,通用机场的设备日益完善,现行《规则》未对通用航空设备的飞行校验进行明确区分,因此有必要进行修订补充,强化校验工作安全保障,落实通航领域设备分类管理要求,适应新形势下民航安全工作需要,切实保障运行安全。
二、修订主要内容
(一)优化了对校验种类、校验项目和校验周期的相关规定,使之更具操作性。一是考虑到新技术广泛推进应用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了新技术应用中涉及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飞行验证和飞行测试工作参照本规则实施。二是考虑到监视性校验是对投产校验后的符合性检查和验证,与安全运行密切相关,调整了飞行校验种类的优先次序,将监视性校验的优先次序调整至投产校验之前。三是为应对重大活动保障、恶劣天气、空域限制等情况,便于校验实施机构合理安排飞行校验计划和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引入了时间窗口的概念。四是为方便对导航设备的校验周期进行管理,将校验周期计算单位由“天”改为“日历月”。五是根据不同设备飞行校验工作的实施特点,明确了通信设备和监视设备的飞行校验报告由校验对象的运行管理单位出具。
(二)强化了对飞行校验的实施要求。一是增加了对校验机构组织飞行校验人员培训和考核,确保满足飞行校验工作需要的要求。二是考虑到大型繁忙机场实施夜间飞行校验的实际需求,增加了校验实施机构针对夜间飞行校验共同制定安全保障措施的要求。三是为提高校验效率,增加了对校验机构积极采用新技术、优化校验程序、改进校验方式、提升校验数据挖掘能力的要求。
(三)增设专章对通用航空设备的飞行校验作出要求。一是根据通用航空导航设备划分的四个级别,相应地对其实施的校验种类提出不同要求。二是针对不提供监视条件下管制服务的通用机场,因通信设备和监视设备提供的保障服务不同,其性能要求与其他设备不同,因此明确可以不对其进行飞行校验。
(来源:中国民航网)
红旗-17防空导弹
红旗-17防空导弹(中国代号:HQ-17),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批量装备俄制道尔-M1型低空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同时引进所有技术资料,并将其进行国产化的一款防空导弹,自行生产编号为“红旗-17”。
红旗-17防空导弹底盘采用了7个小直径轮,与“道尔”M1相同,但是整个底盘略高于原版。其他外形酷似“道尔”M1、跟踪雷达整合在一辆发射车上,是垂直发射型,整个系统构造与“道尔”M1几乎一样。
红旗17防空系统将雷达、导弹和制导站集于同一装甲车,采用垂直冷弹发射。可对付速度700米/秒,12g过载的空中目标。攻击距离12KM。每辆车上装载2个导弹模块,每个导弹模块由1个运输发射箱和4枚9M331导弹组成。导弹的发动机是单室双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 。
1975年2月4日,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委员会决议,苏联开始“道尔”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1983年研发成功。“道尔-M1”是“道尔”的改进型,采用履带底盘,主要担负部队的防空任务,可有效摧毁距离在8-10千米、飞行速度在300-600米/秒之间的空中目标。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控制导弹在8千米的高度上对飞行速度为420米/秒的目标实施尾追攻击。“道尔-M1T”防空导弹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分为控制舱和天线-发射站),因此可非常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机动部署 。
道尔-M1型(Tor-M1)低空野战防空导弹是俄罗斯“安泰”设计局80年代研制的近程地空导弹系统,俄罗斯称9K330“道尔”(TOR),北约称为SA-15(萨姆-15),其最新改进型为9K331“道尔-M1”(TOR-M1),1993年装备部队。“道尔-M1”系统是世界上同类地空导弹系统中唯一采用三坐标搜索雷达,具有垂直发射和同时攻击两个目标能力的先进近程防空系统。
1995年开始,中国方面向俄罗斯提出要求进口了150套“道尔”M1防空导弹,同时进口所有技术资料,同时获得了两个营的“道尔”M1出口到中国。
中国于90中期年代从俄罗斯引进了二十多套道尔-M1型低空野战防空导弹,装备38集团军的防空旅 。
2013年12月,军事杂志汉和防务评论报道“红旗17”的秘密存在已经至少10年,但是中国却没有大肆的宣传。据《汉和》估计红旗-17至少装备了2个团以上,因为装备不足,中国陆军希望依靠红旗-16、红旗-17组成新的野战系统,达到中(50公里)-低(20公里)以下的射程,红旗-16是车载式,只能进行点面攻击,而红旗-17是履带式的,可以随时进攻。另一种射程比较近的红旗-64,主要装备了空军。同时暂时没有中国海军装备红旗-17的消息和出口红旗-17。
红旗-17防空导弹--中国版Tor-M1履带式野战防空导弹系统全面取代“人到中年”的红旗-61A,其中,后者由于功能同作战范围与红旗-7接近,很可能对其市场占有率构成威胁。
红旗-17防空导弹底盘采用了7个小直径轮,与“道尔”M1相同,但是整个底盘略高于原版。其他外形酷似“道尔”M1、跟踪雷达整合在一辆发射车上,是垂直发射型,整个系统构造与“道尔”M1几乎一样,相信也是6枚导弹安装在垂直发射器内。
红旗-17的跟踪雷达天线外形更加接近“道尔”M2E,而不是早期型“道尔”M1。《汉和》认为红旗-17和“道尔”两者的尺寸是一样的,因为仿制型号是一样的,同时《汉和》认为红旗-17在性能上不会超过“道尔”M1,例如射程、射高等。
国产红旗-17系统与道尔一样,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模式,即实现了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导弹及指挥系统装备在一辆战车上面,具备了独立作战能力,从道尔的射界范围来看,红旗-17较好的实现与国产3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的对接,可以为机械化部队提供较为全面的防空掩护,可以更好的对抗AH-64这样的先进武装直升机,,进入新世纪AH-64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呈现扩散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红旗-17的装备就更加有实际的意义,使得中国防空能力迈上新水平。
2017年8月中印边界对峙持续,日前中国被拍摄到疑似使用运输火车,将素有‘武直杀手’之称的红旗-17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运至西藏。印度陆军消息人士曾在6月披露,该国陆军首次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一支由10架‘北极星’轻型武装直升机组成的中队。此时解放军将红旗-17西送,无疑就是冲着印度而来。
红旗-17被形容为世界最先进的野战机动防空系统,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和装甲部队。该飞弹是在俄罗斯‘道尔-M1’地空导弹基础上的中国国产改进型产品。红旗-17将雷达、飞弹和制导站集于同一装甲车,虽然看上去块头很大,其实机动性能很强,而且雷达天线具有自动稳定系统,能够在行进间搜索目标,一旦接到开火指令,从行驶状态转为短停发射状态只要5秒,连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下也能正常运作。
2019年10月1日,由红旗-17A防空导弹发射车、红旗-16B防空导弹发射车组成的野战防空导弹方队,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陆军野战防空导弹装备取得的新成就。
来源(百度百科)
波音707
波音707(英语:Boeing 707)是美国波音公司在1958年至1979年间研制的中型、长航程、窄体、四发喷气客机。波音707是第一架服役的波音喷气客机,它的原型被命名为367-80,采用后掠下单翼;后掠垂直尾翼顶端装有天线,水平尾翼靠下安装。 原型机于1954年7月15日首飞,最初的型号是为美国空军研制的KC-135空中加油机,经美国空军同意,公司于1957年在KC-135基础上研制成功波音707客机1958年交付使用。波音707主要型别有707-120、-220、-320和-420等,中国民航曾购买10架320C,它还被改装成特种飞机。波音707共获订货1010架,生产线于1991年关闭,1992年5月交付最后一架军用型。该型装有4台JT3D-7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48千牛,或者搭载普惠JT3C涡轮喷气发动机,驾驶舱乘员4人,载客量219人。来源(百度百科)
百年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航事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千千万万民航人的共同努力下,当前中国民航已基本实现了从航空运输大国向单一航空运输强国的“转段进阶”。民航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我们编纂出版《百年伟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民航事业》,以时间为轴,以档案为凭,以事实为据, 记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和重要时刻,重现中国民航在开天辟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栉风沐雨、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乘风展翅、惊天动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砥砺奋进和辉煌成就。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要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一代代民航人的优良作风,真正把当代民航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照“十四五”时期民航“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坚持改革和规划双轮驱动,认真做好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航空出行需要,在推进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坚定信心决心,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民航力量。
2021 年 6 月于北京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南航与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3月5日,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明故宫校区举行无人机研究院改制合作意向协议签约仪式。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总裁张冠杰,副总裁王川,总裁助理兼总裁办主任纪巍,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528厂总经理丁剑,我校校长单忠德,副校长黄志球、宋迎东,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以及校企双方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宋迎东与王川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单忠德代表学校对张冠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北方公司一直以来对南航建设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南航的国防军工情结和北方公司的红色基因文化同根同源,在各自发展历程中分别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功的发展模式,共同为国防事业做出了贡献。双方基于无人机领域的合作基础深厚、空间广阔、未来可期,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坚持以用户市场为导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把我校多年来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更好地发挥出来,坚持“需求引导创新,创新赋能产业”,通过创新模式打造样板、合作共赢引领未来,进一步优化整合全校无人机领域资源,更好地把无人机事业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满足市场”向“创造市场”的转变,共同为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张冠杰表示,南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成果丰硕,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无人机领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我国装备建设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力量。他指出,前期北方公司军贸技术研究院和南航无人机研究院在无人机领域合作多年,积极拓展内外市场,已经取得了多个方面的合作成果。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以“世界一流产品、世界一流平台”为目标,立足国内大循环、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需求侧、供给侧双向发力,突出“产学研用投”的有机结合,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有机融合,实现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共赢发展。
装备工程部部长、无人机研究院院长赵剑峰汇报了无人机及装备研制生产工作情况,对学校基本情况、南航无人机事业发展历程、南京长空科技公司概况以及无人机院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等作了详细介绍。
北方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总经理罗德虎以及北方工业总裁办、战略与运营部、军贸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我校人事处、科研院、资产经营公司、装备工程部、无人机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并围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合作路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华凤翔
1956年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党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提出在12年内,在最重要和最急需的部门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民航局党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民航科技工作问题,明确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针、任务和措施。随即成立了由华凤翔、林立仁、顾其行三人组成的民航科学研究规划小组,即民航科研所历史上俗称的“三人小组”,华凤翔任组长。“三人小组”在分管科技工作的陈瑞光副局长的直接领导下,广泛听取业务部门和群众对开展民航科学研究的意见,制定出《关于中国民航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方案(草案)》。1956年7月28日,中国政府聘请苏联民航科学院专家组来华,协助中国民航搞好科学规划工作。以华凤翔为组长的民航科学研究规划小组,陪同苏联专家组去民航全国各主要地区进行参观访问和座谈,商讨并制定民航科研的短期和长期规划以及民航科研机构的编制和设施。在苏联专家组的协助下,三人小组修订了《关于中国民航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方案(草案)》、《民航科学研究所组织系统图》、《科学研究所规章草案》、《科学研究所1957-1959年编制草案》、《科学研究所1957年的研究课题规划(草案)》、《1958-1960年研究项目规划(草案)》以及《科学研究所技术委员会章程、研究方法、主要试验设备项目》、《成立科学研究院计划》等文件。这些文件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得到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的肯定和赞许,指导了民航科学研究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民航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57年7月9日,经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成立民航科学研究室,下设技术经济研究组、飞机发动机研究组、无线电通讯导航研究组和技术情报研究组。同年12月,华凤翔被任命为科学研究室副主任。1958年12月11日,经交通部批准,在民航科学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民航科学研究所。研究所设技术经济研究室、飞机发动机研究室、无线电通讯导航研究室、技术情报研究室及一个金工车间。1963年9月,华凤翔被任命为民航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华凤翔作为有业务专长的副所长,注重业务建设,积极充实科研人员,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因此,在很短时间内,研究所逐步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并充实了金工实验车间等设施。在华凤翔的领导下,1958年至1959年民航研究所取得了可观的科研成果。例如,比相制仪表着陆设备的研制、延长AЩ62发动机翻修使用寿命和里-2飞机延长结构寿命的研究、飞机播种造林试验,等等,推动了民航技术革新的高潮,对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百度百科)
冯如
1884年,冯如出生,当时的中国正遭西方列强的凌辱,中国的劳苦大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水深火热中艰苦度日。
他从小热爱手工,经常用泥土、木棍等物制造成一些小车、小工具等模型,特别是他用火柴盒做成的“小轮”给小伙伴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左邻右舍都夸他将来一定是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
冯如12岁那年,在美国旧金山做小生意的舅舅回家省亲,见冯如一家生活困苦,想把冯如带到美国去谋生。冯如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极力反对。他的母亲擦着眼泪说:“眼下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怎么能忍心让你离开我呢?”父母的心思冯如是明白的,但是,他常听人说,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进步,有许多在中国见不到的新奇物。冯如的求知欲很强,下决心要到国外开开眼界,将来干一番事业。
所以,他恳求父母说:“古人说‘大丈夫四海为家’,我不愿意终生守候在家里,我愿意出去学门手艺,将来孝敬父母。”在他一再的请求下,父母终于同意了他赴美的要求。
1894年,冯如踏上了通往美国的航程,不久即到达美国的西部城市旧金山,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一年,他只有12岁。
旧金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美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它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工厂星罗棋布,高耸的烟囱比比皆是。冯如见到这一切,逐渐明白了,为什么西方国家欺辱我们,原来它们工业发达,用机器生产使国家发达起来。如果我们也借助机器,使中国富强,岂不可以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是,他下决心学习技术,用科技救中国。
6年以后,冯如转往纽约,在那里攻读机器制造专业。他学习非常刻苦,为探讨一个问题,经常研究到深夜。尽管生活紧迫,他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状况,经常把节省下来的食宿费用购买报纸书刊。为了交纳学费,冯如还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去打工。
尽管如此,冯如的学习成绩仍然在班上名列前茅。学校见冯如学习如此刻苦,再加上成绩出众,决定免去他的学费。
5年过去了,冯如果然具备了广博的机械制造知识,他通晓36种机器,还制作了一些抽水机和打桩机,他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由于性能良好深受用户的欢迎。冯如当时已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机器制造家。
正当冯如潜心研究和制造机械的同时,传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旅顺口、大连和中东铁路的消息。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的特权,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狗咬狗的战争。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两国订立了《朴茨茅斯和约》,和约竟规定将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口、大连及附近海域转让给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也交给日本所有。面对这一切,腐败的清政府却置之不理,并予以承认。这简直是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他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感到羞耻,为祖国的不幸而感到痛心。冯如发誓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报效祖国。
起初,他想制造一艘军舰献给自己的祖国,以加强中国的海防力量。当时,由于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国纷纷研制飞机、飞艇、航空武器,作为当时国防的先进装备。冯如想,制造一艘军舰,要耗费数百万金钱,不如造数百架飞机,价廉省工,用处更大。主意拿定以后,他对他的助手们说:“现在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飞机已经成为军事上不可缺少的装备,如果我们能够制造出千百万架飞机,分别驻守在中国的各港口,足以使中国的国防强大起来,外国列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当有人对是否有能力研制飞机提出疑问的时候,冯如坚定地说:“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苟无成,毋宁死!”
研制飞机,首先遇到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冯如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金银玉器,仍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到当地华侨中去募集资金。当地华侨听说冯如要造飞机以救国,都非常感动,但是,绝大多数人觉得光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制造出飞机的。冯如并不气馁,加紧了在华侨中的宣传工作。最后,只有黄杞、张楠、谭耀能三人愿意提供援助。冯如凑集资金1000多美元,办起了中国人的第一家飞机制造公司。
1907年9月,冯如和他的助手,爱国华侨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一起,在屋仑地区租了一间厂房,开始了研制工作。当时莱特兄弟的飞机刚刚起飞没有多久,为了保持垄断地位,他们把所有资料全部封锁起来。冯如他们只能靠自己掌握的空气动力学的知识,白手起家绘制设计图纸。为了了解当时各国研制飞机的情况以及吸取别人的长处,冯如把自己生活上节省下来的钱全部购买了报纸和杂志。他们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上的难关。经过半年的努力,第一架飞机终于制作出来了。看着自己研制的飞机,冯如兴奋得流下了眼泪。
1908年4月,冯如在奥克兰市的麦园进行试飞,他的朋友们为了安全起见,劝他换一个人试飞。冯如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对朋友们说:“生命不足惜,只要中国的飞机能够飞上天,死也值得!”冯如挥手踏上了他所制造的飞机。随着轰轰的马达声,飞机离开了地面。当升至数丈高的时候,一个倾斜,飞机突然坠落在地上。围观的群众呼唤着冯如的名字,向飞机跑去,万万没有料到,冯如若无其事地从残损的机翼下钻了出来。只见他从容自若,面不改色,对走过来的助手们说:“看来我们还要再一次从头开始。”
冯如一行人回到了屋仑(奥克兰),谁知此时他们的厂房已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他们几个月来辛辛苦苦绘制的图纸资料被大火烧得干干净净。面对这飞来的横祸,冯如毫不动摇,他坚定地对助手们说:“还是那句话,苟无成,毋宁死!”正当此时,他接到了父母远隔重洋寄来的家书,信中谈到二位老人非常想念远离家乡的儿子,希望冯如能够立即返乡全家团聚。冯如看过信后,面对遥远的祖国,深情地说:“父母亲大人,请你们原谅你们的儿子吧,飞机造不成,我誓不回国!”
冯如千辛万苦又一次募集到一点资金,重新购置了工具器材,在奥克兰的麦园支起了帐篷,又矢志不渝地研制起来。他们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它们汇集成册。经过周密的计算,重新设计了零件制作图,精心生产出机翼、方向舵、螺旋桨、内燃机等部件,经过组装,一架全新的飞机诞生了!
1908年9月21日,冯如在哥林达市再次驾机试飞。飞机在他的操纵下,腾空而起,飞行了2600多英尺以后缓缓降落在草坪上,“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围观的朋友们欢呼起来,他们拥向飞机,把冯如高高举起。经测定,冯如的飞机首飞竟达2640英尺,比莱特兄弟的首飞纪录还要远1788英尺。几天后,旧金山的一家报纸发文报道了这次试飞的消息。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飞机从设计到试航成功,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冯如以他卓绝的天才,丰富的创造力,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冯如的成就,极大地鼓舞了正在遭受西方列强奴役的中国人民,使他们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孙中山先生看到冯如的成功表演时,感叹道:“中国大有人才呀!”
1910年,冯如在美国又设计和制造了一种性能更好的飞机。这架飞机机翼长29.5英尺,翼宽4.5英尺,内燃机30马力,螺旋桨每分钟转动1200转。当年10月,旧金山举办国际飞行比赛,冯如驾驶着他新设计的飞机参赛,以700多英尺的飞行高度和65英里的时速分别打破了1909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飞行比赛的世界纪录,荣获优等奖,再一次使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了西方。冯如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
冯如的名声越来越大,不惜重金聘用冯如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制空权,欧美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冯如一心想的是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想的是为中国多制造一些飞机,所以他断然回绝了各国的聘请,仍然寻找机会为祖国服务。当时的清政府也在着手筹建空军,他们托人到美国找到冯如,希望他回国做事。冯如喜出望外,当即表示同意,说:“为祖国贡献出我菲薄的才智,正是我平生的愿望呀!”
1911年2月,冯如和他的助手朱竹泉、朱兆槐和司徒璧如,携带着他们自制的两架飞机以及制造飞机的机器,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在途中,望着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冯如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当今世界航空事业发展迅猛异常,从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开始,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已有860多架飞机,这些飞机绝大多数掌握在西方列强的手中,而中国却连一架也没有。他发誓要抱着“壮国体,挽利权”的宗旨,发展祖国的航空事业,尽快使祖国富强起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冯如一行人顺利抵达香港,清政府派了宝璧号军舰专程迎接,将飞机和机器安置在广州郊外,冯如原准备在广州郊外为国民演示飞机驾驶,但因革命党人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爆发,此计划未能实现。随着革命高潮的即将来临,清政府对冯如越来越不放心,他们不仅取消了飞行表演的计划,而且还派人监视冯如的行动。反动政府的昏庸和腐败,使冯如非常失望,他时常仰天长啸,深感自己生不逢时,报国无门。
正当冯如陷于极度苦闷之中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了。冯如毅然参加了革命军,投入到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洪流中。革命军委任冯如为陆军飞机长,授权冯如准备组织飞行侦察队,配合北伐军对驻守北方的清王朝进行空袭。后来由于南北统一,飞行侦察队未能组织起来。孙中山就任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以后,非常重视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他积极筹建南京机场,并在1912年2月举行中国第一次航空飞行演习。在这次演习中,冯如等人驾驶的飞机由于中途发生了故障,飞行数丈后即降落,飞机也有所损坏。尽管这次演习未获得成功,但是它的政治作用达到了,各报相继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在全国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因为这毕竟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使用自己的飞机进行的飞行演习。
孙中山先生的关怀和全国民众的支持,给了冯如等人极大的鼓舞,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他看到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演习以后,冯如又一如既往地与他的同事们埋头设计制造性能更加良好的飞机。
1912年8月5日,经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那一天,广州城外的天气格外晴朗,机场的周围坐满了前来观看表演的群众。人群中,有人手捧鲜花,有人手持国旗,都在急切地盼望着那一时刻的到来。中午11点左右,冯如健步出现在观众面前。他头戴飞行帽,身穿飞行衣,显得格外精神。在一片欢呼声中,他简单地介绍了飞机的性能,然后登上了飞机,为观众作飞行表演。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飞机升上了高空。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雄鹰在蓝天上悠悠飞翔。飞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看台上欢声雷动,鼓乐齐鸣,天上地下连成一体,共同为祖国航空事业的伟大壮举而欢呼。飞机的空中技巧表演结束后,冯如准备着陆。突然,他望见远远的跑道上有两个儿童在戏闹,不幸的事件即将发生。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冯如猛拉操纵杆,脚踩加速器,飞机像一只发疯的雄鹰,猛然冲上天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了,由于冯如用力过猛,飞机失去了平衡,在抖动中,部分零件损坏,飞机突然坠落在草地上。周围的观众像潮水一般向着冯如涌来。当他们把冯如从飞机的残骸中救出来的时候,冯如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都受了重伤。观众噙着泪水把冯如送到了医院,经抢救无效,冯如长眠在鲜花之中。那一年,冯如只有29岁。
1912年9月24日,广州各界人民在冯如飞机坠落的地方举行了追悼会。遵照冯如的遗愿,他的遗体安葬在广州东郊白云山下黄花岗烈士墓的左侧,冯如与开创民国的英雄们一起受到全国人民的怀念。
冯如在他生命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嘱咐他的助手们继承他的遗愿,把中国的飞机事业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