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飞行学院
发布时间:
2021-03-10浏览次数:
376航空动态
民航局召开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长效机制建设专题会议
民航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
山东监管局组织完成菏泽牡丹机场试飞
航空工业各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白云机场聚力打造一流品牌
航空知识
红旗-17防空导弹
波音737-800
航空教育
北航学子,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南航与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航空人物
曹正林
李周复
民航局召开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长效机制建设专题会议
3月4日,民航局召开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长效机制建设专题会议,民航局副局长崔晓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继续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扎实推进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监察员培训学院,助力“十四五”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民航强国建设。
崔晓峰指出,民航监察员培训学院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类培训特别是实训课程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升站位,充分认识长效机制建设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要充分认识到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是落实民航局为监管一线“加压、减负、撑腰、充电”要求、夯实行业安全监管基础的重要任务,是加快世界一流监察员培训学院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按照民航局党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
崔晓峰强调,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协同配合。一要加快推进学院规划建设,争取政策、主动作为,统筹对接监察员学院发展与飞行学院天府新校区规划建设,为监察员学院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二要积极建立培训合作机制,推动飞行学院与空管局等单位的培训合作,开发拓展相关实训课程,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培训能力;三要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为相关培训实施、课程研发、师资培养、课题研究等提供有力保障;四要探索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加快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推动监察员学院的长远健康发展。
崔晓峰要求,要紧抓立院之本,强化目标定位。在全面做好年度重点工作的同时,一要坚持质量立院,确保培训质量,维护培训品牌,办好监察员入门通识培训、专业培训等重点班次;二要坚持特色发展,突出实操实训,满足实际需要;三要坚持开门办学,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精准设计各类培训课程;四要坚持集约高效,转变工作理念,统筹资源利用,创新学院后勤保障方式。
民航局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人事科教司及民航局空管局、飞行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就有关工作进行汇报交流。
(来源:中国民航网)
民航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
3月2日,民航局党组召开民航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民航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民航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的强大动力,转化为确保民航“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实际行动,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航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志毅、吕尔学、崔晓峰、胡振江参加会议,董志毅主持会议。
冯正霖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民航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的必然要求,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冯正霖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一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坚定信仰信念,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提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奋力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二要突出抓好重点任务。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实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的要求,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要求,增强民航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加快推进民航强国建设;落实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认识的要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推动民航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落实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加快推进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的要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不断开创民航改革发展新局面;落实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要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两个维护”体现在民航具体工作和实际行动上。三要统筹抓好工作推进。要认真开展专题学习,认真学习指定书目,用好参考资料。要注重强化政治引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引导青年干部职工和民航院校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精心组织专题培训,举办处以上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做到全覆盖。要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续开展服务质量专项行动,落实好9项便民利民实事;持续优化和落实为航空企业纾困的政策措施,推动行业尽快恢复发展;以更实举措扩大国内航空需求,推动国际航班恢复,促进航空货运发展,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落实为民航基层监管一线“加压、减负、撑腰、充电”的措施,注重协调解决民航一线干部职工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积极做好民航直属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结合职能职责,研究提出具体的实事清单,认真推动落实。要高质量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开展党性分析,交流学习体会。
冯正霖要求,民航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出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扎实有序推进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要强化督促指导,防止浅尝辄止,克服形式主义,确保学习教育达到预期目标;要把握正确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创新方式方法,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要做好宣传报道,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冯正霖最后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民航安全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级党组织要强化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把党史学习教育同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激励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确保民航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安全运行、行稳致远。
董志毅就民航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和民航局党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巡回指导组职责和人员组成作了说明,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启动要迅速、措施要实在、领导要带头,在3月15日前完成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党组织书记要亲自抓,班子成员要结合分管工作抓好学习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做,当好示范。
动员大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民航局总工程师和机关党员干部,民航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党员干部,局属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及党务部门负责人等分别在主会场、分会场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民航网)
山东监管局组织完成菏泽牡丹机场试飞
2021年1月18日,根据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的批复,在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机关的指导下,民航山东监管局组织各有关单位使用山东航空的波音737-800型飞机成功实施了对菏泽牡丹机场建设工程的试飞。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民航山东监管局、民航山东空管分局、山东省交通厅、山东机场集团、菏泽市委市政府、菏泽机场等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了试飞,山东监管局巴伟局长担任试飞组组长莅临指导。
菏泽牡丹机场为4C级民用支线机场,位于菏泽市东20公里,跑道长2600米、宽45米。为保障验证试飞安全顺利实施,山东监管局按照华东管理局的授权委托和明确指示,完成了试飞前检查工作,整改落实试飞前检查发现的问题,不断细化验证试飞方案,严格掌握试飞标准并对机场试飞保障准备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召开了试飞准备会。本次试飞由山航B737-800飞机执行,本场验证历时近两个小时,对菏泽牡丹机场的飞行程序、运行标准、导航设施、灯光设施设备、跑道和机坪运行、机场标识标志、消防保障、医疗救护、适航维修、空管保障、安全管理等相关保障能力进行了验证与检查。经验证,菏泽牡丹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标准基本满足运行需求,各类导航、灯光、通信设备运行正常,地面标志标线划设基本合理,巴伟局长代表山东监管局宣布本次试飞圆满成功。
讲评会上,试飞机组、机场管制部门、各保障部门对试飞情况进行了汇报和总结。山东监管局巴伟局长在试飞讲评会中指出,此次菏泽牡丹机场验证试飞的成功得益于各单位的精心准备和组织,为后续的行业验收和开航打下了基础。此次试飞是下一阶段工作的起点,试飞结束后各相关单位应针对此次验证试飞和检查中发现的各项问题,尽早开展相关整改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正式投运后安全运行。
(来源:中国民航网)
航空工业各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航空工业各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营造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浓厚氛围。一批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也再次涌现,展现出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精神,让雷锋精神永不褪色。
自3月3日起,来自航空工业哈飞各直属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分别在厂区内、厂外公园清理积雪积冰、美化环境;为职工测量血压,科普高血压预防及日常注意事项等知识;组织通勤志愿顺风车队,有计划地搭载职工上下班,为职工服务;与社区联合开展“点滴真情,航空大爱”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看望社区患有脑瘫疾病儿童,并为社区服务人员、垃圾分类志愿者捐赠口罩。哈飞青年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广大职工提供便利。
3月2日一早,航空工业一飞院飞控所的青年们就戴上手套、拿起抹布、提上水桶,对铁鸟台架展开清理。临近“学雷锋纪念日”,一飞院有不少员工行动起来,在园区绿化植树,开展试验室实施、园区充电设施等安全检查和清洁工作,清理园区的废旧自行车等物品,走进儿童村、敬老院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并利用专业所长普及航空知识、讲好航空故事,以多种形式纪念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团队力量。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在变革发展的道路上,一飞院以型号任务为检验标准,致力于打造高质量飞机产品,倡导奋斗为本,争当奋斗者,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科研生产使能、赋能蔚然成风。更多人在思考怎样为研究院发展建设贡献力量,更多人立足岗位钻研业务如何做到更好更精,更多人愿意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团队中发光发热。
3月2日,航空工业宏光联合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街道残联、南京残疾人服务队、南京仁品耳鼻喉医院等单位志愿者,前往农民工子弟学校——南京西街小学,进行“爱耳日”公益宣传,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
宏光志愿者代表从国家设立“爱耳日”的意义、日常听力保养及耳聋预防等方面向在场的小学生们进行了宣讲,普及了听力健康科学知识,引导大家从小提高爱耳、护耳意识;志愿者还为配戴眼镜的小学生们清洗了眼镜。
活动现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话”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听障人士爱心大使丁少华和他的老搭档张国宏,通过生动形象的“南京白话”为在场的小学生们宣传日常护耳常识和注意事项,并现场教授耳保健操;南京仁品耳鼻喉医院的专家还现场为学生们进行了电子耳镜检查。
(来源:中国民航网)
白云机场聚力打造一流品牌
1月6日,白云机场举办视觉识别系统VI升级发布仪式暨宣贯会,全新点亮“白云之星”标识,标志着白云机场在新的一年以新形象、新高度迈向新里程。
“品牌建设,VI先行”。企业VI作为面向大众的第一印象,对于企业文化和形象的传播、提升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1月6日,白云机场举办视觉识别系统VI升级发布仪式暨宣贯会,通过VI的视觉传播,对外直观地展示品牌形象和企业实力,表明企业身份“我是谁”,对内提升员工认同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白云机场从2018年开始就在2004版《视觉识别系统VIS手册》的基础上,启动了VI的优化升级。对公司VI品牌架构进行重构,基于白云机场的环境空间和视觉调性优化了视觉形象设计,丰富了色彩、辅助图形、标识组合等内容,对161项应用进行了完善细化,编印了T1、T2《视觉设计规范手册》和《视觉管理规范手册》,确保两座航站楼视觉形象既统一又各有特色。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嘉臣表示:“打造世界优秀空港,需要我们有卓越的视觉形象、共同的品牌效应。未来,白云机场将围绕‘世界一流空港’愿景,对标行业翘楚,将VI导入及优化作为白云机场品牌建设的关键,塑造世界一流的视觉形象,让旅客在白云机场的出行体验更舒适愉悦。”
白云机场驻场联检单位、航司代表及外包单位代表90余人出席了本次发布仪式。会上,南方航空公司及全日空公司分享了VI导入及宣贯经验,表达了与白云机场一道共同打造世界一流航空港的信心。
(来源:中国民航网)
红旗-17防空导弹
红旗-17防空导弹(中国代号:HQ-17),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批量装备俄制道尔-M1型低空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同时引进所有技术资料,并将其进行国产化的一款防空导弹,自行生产编号为“红旗-17”。
红旗-17防空导弹底盘采用了7个小直径轮,与“道尔”M1相同,但是整个底盘略高于原版。其他外形酷似“道尔”M1、跟踪雷达整合在一辆发射车上,是垂直发射型,整个系统构造与“道尔”M1几乎一样。
红旗17防空系统将雷达、导弹和制导站集于同一装甲车,采用垂直冷弹发射。可对付速度700米/秒,12g过载的空中目标。攻击距离12KM。每辆车上装载2个导弹模块,每个导弹模块由1个运输发射箱和4枚9M331导弹组成。导弹的发动机是单室双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 。
1975年2月4日,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委员会决议,苏联开始“道尔”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1983年研发成功。“道尔-M1”是“道尔”的改进型,采用履带底盘,主要担负部队的防空任务,可有效摧毁距离在8-10千米、飞行速度在300-600米/秒之间的空中目标。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控制导弹在8千米的高度上对飞行速度为420米/秒的目标实施尾追攻击。“道尔-M1T”防空导弹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分为控制舱和天线-发射站),因此可非常灵活地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机动部署 。
道尔-M1型(Tor-M1)低空野战防空导弹是俄罗斯“安泰”设计局80年代研制的近程地空导弹系统,俄罗斯称9K330“道尔”(TOR),北约称为SA-15(萨姆-15),其最新改进型为9K331“道尔-M1”(TOR-M1),1993年装备部队。“道尔-M1”系统是世界上同类地空导弹系统中唯一采用三坐标搜索雷达,具有垂直发射和同时攻击两个目标能力的先进近程防空系统。
1995年开始,中国方面向俄罗斯提出要求进口了150套“道尔”M1防空导弹,同时进口所有技术资料,同时获得了两个营的“道尔”M1出口到中国。
中国于90中期年代从俄罗斯引进了二十多套道尔-M1型低空野战防空导弹,装备38集团军的防空旅 。
2013年12月,军事杂志汉和防务评论报道“红旗17”的秘密存在已经至少10年,但是中国却没有大肆的宣传。据《汉和》估计红旗-17至少装备了2个团以上,因为装备不足,中国陆军希望依靠红旗-16、红旗-17组成新的野战系统,达到中(50公里)-低(20公里)以下的射程,红旗-16是车载式,只能进行点面攻击,而红旗-17是履带式的,可以随时进攻。另一种射程比较近的红旗-64,主要装备了空军。同时暂时没有中国海军装备红旗-17的消息和出口红旗-17。
红旗-17防空导弹--中国版Tor-M1履带式野战防空导弹系统全面取代“人到中年”的红旗-61A,其中,后者由于功能同作战范围与红旗-7接近,很可能对其市场占有率构成威胁。
红旗-17防空导弹底盘采用了7个小直径轮,与“道尔”M1相同,但是整个底盘略高于原版。其他外形酷似“道尔”M1、跟踪雷达整合在一辆发射车上,是垂直发射型,整个系统构造与“道尔”M1几乎一样,相信也是6枚导弹安装在垂直发射器内。
红旗-17的跟踪雷达天线外形更加接近“道尔”M2E,而不是早期型“道尔”M1。《汉和》认为红旗-17和“道尔”两者的尺寸是一样的,因为仿制型号是一样的,同时《汉和》认为红旗-17在性能上不会超过“道尔”M1,例如射程、射高等。
国产红旗-17系统与道尔一样,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模式,即实现了搜索雷达、制导雷达、导弹及指挥系统装备在一辆战车上面,具备了独立作战能力,从道尔的射界范围来看,红旗-17较好的实现与国产3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的对接,可以为机械化部队提供较为全面的防空掩护,可以更好的对抗AH-64这样的先进武装直升机,,进入新世纪AH-64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呈现扩散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红旗-17的装备就更加有实际的意义,使得中国防空能力迈上新水平。
2017年8月中印边界对峙持续,日前中国被拍摄到疑似使用运输火车,将素有‘武直杀手’之称的红旗-17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运至西藏。印度陆军消息人士曾在6月披露,该国陆军首次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一支由10架‘北极星’轻型武装直升机组成的中队。此时解放军将红旗-17西送,无疑就是冲着印度而来。
红旗-17被形容为世界最先进的野战机动防空系统,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和装甲部队。该飞弹是在俄罗斯‘道尔-M1’地空导弹基础上的中国国产改进型产品。红旗-17将雷达、飞弹和制导站集于同一装甲车,虽然看上去块头很大,其实机动性能很强,而且雷达天线具有自动稳定系统,能够在行进间搜索目标,一旦接到开火指令,从行驶状态转为短停发射状态只要5秒,连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下也能正常运作。
2019年10月1日,由红旗-17A防空导弹发射车、红旗-16B防空导弹发射车组成的野战防空导弹方队,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陆军野战防空导弹装备取得的新成就。
来源(百度百科)
波音737-800
波音737-800是波音737NG的其中一员,新一代波音737NG包括波音737-600/波音737-700/波音737-700ER/波音737-800/波音737-900/波音737-900ER/波音6种型号,是传统型波音737飞机的改进产品。
波音737-800是波音737NG的其中一员,新一代波音737NG系列飞机的改进型。波音737-800机翼的设计采用新的先进技术,不但增加了载油量,而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有利于延长航程。具有可靠、简捷,且极具运营和维护成本经济性的特点,驾驶舱的仪表板上采用了新型的大型显示屏。波音737-800机型可以选择加装翼尖小翼。
波音737-800是波音737-700的机身延长型号,直接替代波音737-400。
737-800可以载客162-189名,在两等级机舱配置下,可载162人;全为经济客位配置下,载客量可达189人。续航距离为5,665公里(3,060哩)。此机型另有BBJ2行政专机型号,以及军用型号737-800ERX(ExtendedRange,延伸航程型)。
波音737是一款中短程、双发动机窄体喷气客机,原本是波音707和波音727的衍生机型,为一款低操作成本的短程民用飞机,至今发展出14个型号。波音737是波音公司唯一一款投产中的窄体客机,仍生产型号包括-700、-800、-900ER、MAX8、MAX9和MAX8-200。
波音737的构想始于1964年,首架波音737-100于1967年首飞,1968年2月投入服务。-200型于同年四月亦投入服务。在1980年代,波音着手研发737“经典型”的-300、-400和-500。波音737经典型不但增加了载客量,还采用较先进的CFM56涡轮风扇发动机等设备。在1990年代,波音公司开始研发737“新世代”,改良措施包括重新设计机翼,先进的驾驶设备,及全新的客舱。
波音737新世代有七种型号:-600、-700、-700C、-700ER、-800、-900和-900ER,并设有商务机型BBJ。
波音737是民航界史上最畅销的客机,自1967年起已生产超过10,030架,并仍有超过4,673架的订单等待交付,主要生产线是在华盛顿州的波音伦顿厂房。许多航空公司订购737,来取代旧式的707、727、757、DC-9和MD-80/90,主要竞争对手是空中客车A320。波音737的成功,从此数据可以得知:平均每秒钟有1,250架波音737正在飞行,每五秒就有一架进行起降。
波音737型客机的生产量已达1万架,是当今全球生产数量首达1万架的商用喷气机型,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波音公司(Boeing)在当地时间2018年3月13日发布的新闻稿指出,第1万架的波音737型客机(N8717M),是拨交给美国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Airlines)的波音737MAX8。
1994年9月5日,波音737-800项目正式启动并于1997年7月31日首飞,
1998年3月13日,波音737-800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型号认证。1998年4月9日,737-800获得了欧洲联合航空局的型号认证。首架波音737-800飞机于1998年交付使用。
来源(百度百科)
北航学子,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上午一针,下午一针。已经打了四天动员剂了。明天就能捐了。”
当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撞上了他,一场爱心接力赛的第4棒拉开了帷幕。受到同院学长黄文欢捐献壮举的感染,少年在心中埋下了种子。如今,他也捐献出了珍贵的造血干细胞,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他,就是北航高等理工学院2017级本科生汪喻坤。
11月30日,温馨的采集室里挂满了彩色的小千纸鹤、小花,机器启动,血液从手臂采集出来进行体外循环,经过机器分离后输回体内,被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将奔向另一位生命。
学校、学院的领导,还有他最亲近的同学都来陪伴他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刻。校党委副书记程波看望汪喻坤时说道:“小伙子这几天受苦了!你身上这种坚强、博爱的品质很宝贵,骨髓捐献是值得骄傲一生的事情。希望在咱们北航,能有更多的学生都加入到爱心善举的队伍中来。”
捐献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骨髓捐献采取双盲制度,原则上捐献者并不知道患者情况,但是汪喻坤的捐献对象身高一米八以上,对造血干细胞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采血完毕,医生鉴定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足——所以第二天还要再采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在场所有人都很惊讶和心疼,只有汪喻坤摆摆手说:“明天再来呗,没事儿。”第二天,采血两次的汪喻坤才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北京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感动地说:“您给患者送去了重生的希望,您的善举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悉数过往,捐献造血干细胞这颗种子早在两年前,就在汪喻坤心中埋下。2018年10月12日,北航高等理工学院2016级本科生黄文欢捐献造血干细胞。汪喻坤了解到学长的事迹后,非常感动,主动通过学校红十字会群聊,咨询了关于造干捐献的相关问题。许多热心的学长学姐给他介绍了造干入库的渠道,入库的血样就有机会与患者进行匹配,最方便的入库方法就是在献血时留样。
而汪喻坤在血样入库那天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那次的献血时间,正好和学校的马拉松接力赛在同一天。比赛已经报名了,不能轻易退出,但是造干入库也不能错过,“因为我想早点入库,早一天入库可能正好挽救一个病人,晚一天可能病人就永远错过了。”汪喻坤说。于是他当天先献血,办理了造血干细胞入库就接着马上就去参加接力赛了。现在回忆起来,当天的事情仍历历在目。“年轻的时候身体好,这一点大家千万不要模仿。”他笑着说。
已经入库的血样,配型成功的不到百分之一。经过一年多的等待,红十字会和中华骨髓库传来消息:配型成功!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很惊喜,因为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北京红十字会和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愿意捐献,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初步配型成功后,还要进行精细体检和高分辨率的血样检测,汪喻坤的十个位点都匹配成功,等被捐献者的病情比较平稳,就是合适的时机了。“不紧张,也没什么好犹豫和担心的,我了解过相关资料,骨髓捐献对人体不造成风险和伤害。倒是对方,那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他才是真正有生命危险的人。”
今年7月接到可以捐献的消息后,汪喻坤开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素质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为了防止捐献的时候晕倒或者身体不能承受,他平时会有意识的吃一些健康食品,然后跟着网络上的健身视频做运动,开学后也会经常去操场跑步、在宿舍做一些无器械健身。这些习惯从接到消息起一直坚持到现在。
动员剂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产生的药物,用于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捐献时,静脉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再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时间到了11月底,汪喻坤走进医院,为即将到来的捐献做最后的准备。没有父母的陪伴,动员剂注射的四天来,他一个人住在红十字会为他安排的酒店里。每日打针、抽血。被问及家人,他不好意思地说,父母都尊重他的决定,但他不希望父母为自己担心,所以不让他们过来陪护。“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自己能处理好。”
高等理工学院2017级辅导员王萌向记者透露:“在注射动员剂后,喻坤出现了腰酸和类似感冒的注射反应,但他从没有因此动摇过捐献的决心。他总跟我们说‘没事’、‘好多了’。医生说也可以选择吃感冒药时,他却说‘感冒药也有副作用,我还是可以继续顶一顶’。”
当被问及是否有过动摇的时候,汪喻坤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说实话吧,身体方面从没有过顾虑,唯一动摇的时候是考虑到考研的问题。如果要考研,我的学习日程安排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我很快就排除了这个想法,考研不会因为捐献这几天就考不上了,但是患者很有可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活不成。我不能为了这几天的时间精力,就对一条生命坐视不管。没想到的是,我后来很幸运的保研成功了。”汪喻坤调皮的笑了笑,“有点好人有好报的意思了。”
这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已经是汪喻坤的第三次血液类捐献。除了积极参与献血,他还主动参加志愿活动,志愿时长达到四百小时。汪喻坤认为,北航的志愿体系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学期十多个小时志愿时长的要求看似简单,但这种半强制的制度却在无形之中给了他参加志愿活动的动力。“一开始可能只打算完成任务,可是时间长了就真的喜欢上了做志愿。花费不多的时间成本,提升自己的见识、还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汪喻坤如是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当初他决心入党的重要原因。汪喻坤说:“我想和前辈们一起,响应国家号召,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冲锋在前。虽然这次只是救了一个患者,但我希望能在学校起到作为党员的带头作用、模范作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等理工学院师生党员100%捐款献爱心,汪喻坤便是其中之一。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南航与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3月5日,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明故宫校区举行无人机研究院改制合作意向协议签约仪式。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总裁张冠杰,副总裁王川,总裁助理兼总裁办主任纪巍,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528厂总经理丁剑,我校校长单忠德,副校长黄志球、宋迎东,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刘宇雷以及校企双方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宋迎东与王川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单忠德代表学校对张冠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北方公司一直以来对南航建设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南航的国防军工情结和北方公司的红色基因文化同根同源,在各自发展历程中分别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功的发展模式,共同为国防事业做出了贡献。双方基于无人机领域的合作基础深厚、空间广阔、未来可期,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坚持以用户市场为导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把我校多年来在无人机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更好地发挥出来,坚持“需求引导创新,创新赋能产业”,通过创新模式打造样板、合作共赢引领未来,进一步优化整合全校无人机领域资源,更好地把无人机事业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满足市场”向“创造市场”的转变,共同为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张冠杰表示,南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成果丰硕,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无人机领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我国装备建设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力量。他指出,前期北方公司军贸技术研究院和南航无人机研究院在无人机领域合作多年,积极拓展内外市场,已经取得了多个方面的合作成果。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以“世界一流产品、世界一流平台”为目标,立足国内大循环、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需求侧、供给侧双向发力,突出“产学研用投”的有机结合,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有机融合,实现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共赢发展。
装备工程部部长、无人机研究院院长赵剑峰汇报了无人机及装备研制生产工作情况,对学校基本情况、南航无人机事业发展历程、南京长空科技公司概况以及无人机院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等作了详细介绍。
北方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总经理罗德虎以及北方工业总裁办、战略与运营部、军贸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我校人事处、科研院、资产经营公司、装备工程部、无人机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并围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合作路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曹正林
我们的团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思路、勇于超越的理念、顽强拼搏的精神、扎实工作的态度,不断刷新着机载雷达领域的新纪录。这次获评“风云人物”,不仅仅是个人荣誉,也是对团队的认可和肯定,更是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前行的道路曲折而艰辛,未来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一如既往忘我拼搏,为实现我们的航空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曹正林
2015年5~9月,短短4个月时间,中航工业雷达所某重点型号雷达实弹靶试3封捷报相继传来。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欣闻喜讯,给靶试前线发来贺信,空军机关和首长也对靶试结果给予高度赞扬。“大漠驯鹰视千里、戈壁助剑击长空”,曹正林,航空射频探测专业特级专家、中航工业雷达所副总工程师、某重点型号雷达项目总师,功不可没!
自1975年至今,曹正林一直从事机载雷达总体技术与工程研究工作,而今已是机载雷达技术领域专家,专长于雷达系统、电子干扰、动目标检测、脉冲多普勒、合成孔径等技术研究,先后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型号、国家“863”项目负责人,主持研制的多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奖项,为我国机载雷达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项目带头人,曹正林在团队里既是领导,是老师,又是朋友。作为领导,他赏罚分明,从善如流,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老师,他积极引导员工去思考问题;作为朋友,他在外场试飞时与大家同吃住,试验时与大家一起抬机器、搬设备、清扫房屋。他坚信,一个人的战斗力量是单薄的,一个团队的战斗力量是无坚不摧的。
2015年,雷达所在内部管理上主动求变,推行“项目总师制”, 强调项目团队建设和项目总师的“火车头”作用。曹正林明确提出:要保证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功,就是要对项目论证、项目立项、项目策划、项目设计开发、设计定型、产品生产、产品交付、部队使用、售后服务等项目全寿命周期负责。为更好地履行项目总师职责,他积极转变观念,在百忙中抓紧学习补充项目管理知识,推动自己逐步从项目技术型负责人向项目经理人转变。在型号管理中,他主动与所内外相关单位加强沟通,有效利用系统资源,高效合理地调度和管理资源使之协调统一工作,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潜能,为型号研制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某型雷达是国内第一型新体制雷达,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海功能和武器试验,周期短、技术新、任务重。作为该项目团队的负责人,曹正林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满足实战需求为核心,带领项目团队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多项新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确保雷达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2015年,某型雷达进入试验和实弹靶试阶段。曹正林在2014年12月便带领项目团队奔赴外场,长达数月奋战在条件艰苦的试飞前线,克服重重困难,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海探测、跟踪和武器靶试,又一次刷新了某型雷达研制领域的新纪录,极大提升了我军空空作战能力。
此次靶试试验在我国新体制雷达研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创了“最高、最长、最远、最热、最完美”的试验新纪录。某雷达被誉为“靠得住的雷达”,曹正林带领的项目团队,也因其重大贡献,被誉为“信得过的团队”。
来源(百度百科)
李周复
李周复,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1988年获得中国航空研究院硕士学位,现任中航工业气动院总工程师、副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中航工业空气动力技术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解放军总装备部“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航工业气动院空气动力学科学术带头人。
多年来,他围绕我国型号研制和未来型号发展对空气动力技术的需求,在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风洞地面设备研制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硕士毕业至今,李周复一直专心从事专业技术研究工作。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他先后担任总装备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委)《复杂流场测量》、《先进流场显示与测量技术》、《民机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等预研攻关课题的总负责人,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他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完成的重点课题《前缘涡襟翼的气动设计研究》、《风洞试验支撑技术研究》、《低速闭口风洞模型张线支撑及内天平测量系统》等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复杂流动机理研究、风洞试验支撑技术、动态流动显示与测量技术、动态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他做了大量工作,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为及时总结我国开展风洞特种试验的经验,推动我国风洞特种试验技术的发展,李周复主持编写了《风洞特种试验技术》,他和项目组一道精心策划,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深入研讨、集思广益、追求准确,圆满完成了《风洞特种试验技术》一书的出版,受到了国内空气动力学领域广泛关注,为提高国内空气动力试验技术水平、促进风洞试验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周复本着对航空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既当风洞试验技术的领头人,又当风洞型号试验的承担者和实践者。他非常重视风洞试验技术体系的建设,按照“从常规到特种”、“从定常到非定常”、“从解决有无到精益求精”的发展思路,重点组织开展先进的光学流动显示与测量、动态试验、进气道、风洞试验准精度、低速高雷诺数等风洞试验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于战斗机、新支线ARJ21-700、某工程等风洞试验。“十一五”期间,抓住我国即将开展大型客机研制的机遇,李周复积极组织开展大飞机风洞试验技术预先研究,推动了我国先进8米量级大型低速风洞的国家建设立项。
李周复坚持深入试验现场第一线,直接承担、指导型号试验50余项。在风洞试验遇到疑难问题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排查、解决问题。他常说,“飞机是靠风洞试验数据上天的,试验上出现哪怕是小的疏忽都会给型号研制带来巨大的风险,所以风洞试验再细致也不为过,一定要精益求精”。
作为多项国防科技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直接组织者,李周复带队圆满完成了“低速增压风洞建设”等多项重大工程的建设任务,解决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尤其是对世界上同类型、同量级第四座(亚洲唯一)低速高雷诺数风洞——FL-9风洞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李周复勇挑重担,担负起现场总指挥和技术总负责人的重任。他全面掌握总体设计技术,深入施工现场,解决了大量工程技术难题。经过七年多的不懈努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FL-9风洞胜利建成,并于2008年开始承接型号任务,圆满完成了ARJ21-700支线客机、C919大型客机等多个重点飞机型号的风洞试验任务及关键气动力技术攻关,填补了我国低速高雷诺数气动力大型基础试验设施的空白,标志着我国低速高雷诺数试验能力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2015年,李周复担任技术负责人的8米低速风洞(FL-10风洞)和4米动态风洞(FL-51风洞)开始进入调试和运行阶段,并逐步开始承担试验任务,陆续完成了尾撑标模试验、静态大迎角试验、C919单支杆腹撑标模试验以及旋转天平动态型号试验等工作。其成功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了中航工业的风洞试验能力,夯实了气动院作为气动力综合服务商的基础。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