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飞行学院
发布时间:
2012-11-20浏览次数:
166 11月8日—1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前进的号角。”听完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大代表、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感到非常振奋。他告诉记者,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总结了过去5年和10年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有益经验,深刻分析了党情、国情、世情,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一篇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指引前进航向的历史性文献,体现了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李家祥说,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大会。民航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过去10年为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自身也取得了快速发展。“2002年~2012年,是我国民航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黄金十年’。”李家祥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2011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577.4亿吨公里,运送旅客2.93亿人次、货邮557.5万吨,比2002年分别增加412.5亿吨公里、2.07亿人次、355.4万吨;首都机场客运量稳居全球第二,上海浦东机场货运量居全球第三,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21个。截至今年10月,共有运输航空公司46家,机场182个,通用航空企业134家,民航飞机3207架,其中客货运输飞机1926架,这些数据仍在持续快速增长中。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航空安全水平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与此同时,民航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服务社会大众的能力显著增强。
“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逐步认识到了民航业对经济社会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当地民航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回顾中国民航的10年发展,让李家祥备感振奋的是,民航业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如今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民航业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大。他介绍说,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与民航局正式签订了加快民航业发展的会谈纪要,把民航业的发展纳入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实现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李家祥说,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李家祥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民航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预示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民航业仍将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我国民航业将大有可为。”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论述让李家祥印象深刻。他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民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在经济增长中的驱动作用、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提振作用、在消费结构转型中的保障作用和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促进作用等战略作用,更加主动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民航自身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谈到民航近期的工作,李家祥指出,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深入学习好并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民航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刻领会大会精神的基础上,民航局党组将结合民航实际,提出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用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审视、谋划民航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推动民航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民航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进一步发挥民航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来源:中国民航网)